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书推荐 | 风范:他们用一生写就的科学家精神

口述历史
2024-11-30

基本信息


作者: 刘峰松

出版社: 科学出版社
标题: 风范:他们用一生写就的科学家精神
出版年: 2024-6
页数: 309
定价: 78.00元
装帧: 平装
ISBN: 9787030789761

简介


《风范:他们用一生写就的科学家精神》讲述了中国21位杰出科学家波澜壮阔、坚韧不拔、自强不息的人生故事。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是与中国科技史上的诸多“第一”紧密相连的,包括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、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、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李薰、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引领者王文采、中国第一位对青藏高原盐湖进行系统考察的柳大纲、被誉为“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”的俞鸿儒、研制成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蒋新松,以及马大猷、杨乐、邹承鲁、施雅风、夏培肃、刘嘉麒、任继周等众多两院院士。这些科学家的精彩人生故事,不仅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所蕴含的“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、协同、育人”六大特质,也真实记录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艰辛历程。

作者信息


刘峰松,中国科学报社原党委书记、《风范》主编。

目录


序 / 王志珍

陈润生:81 岁院士,讲了一门“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”的课 / 李晨阳

杨承宗:放射线穿透的百岁人生 / 肖洁

俞鸿儒:为了0.1 秒的数据,这枚“闲子”蛰伏了50 年 / 贺涛 张志会

施雅风:冰与火之歌 / 丁佳

马大猷:他很少“说好话”,却留下一段段佳话 / 倪思洁

杨 乐:半个世纪的进与退 / 李芸

王文采:倾尽一生为植物建档,标本是他心中的百万雄兵 / 田瑞颖

邹承鲁:只向真理低头,偶尔为爱温柔 / 李晨阳

黄葆同:在美囚禁114 天,他誓言再苦再穷也要回祖国 / 魏刚 樊春华

陆大道:他有些“不近人情”,却能读懂中国国情 / 刘如楠

李 薰:钢的品格 / 温才妃

刘嘉麒:“火山爷爷”笑看“地狱之门” / 倪思洁

柳大纲:评院士时,他曾两次提出从名单上去掉自己 / 甘晓

王守武:为中国半导体奠基的“大王先生” / 计红梅

陈清泉:爱拼才会赢 / 韩扬眉

任继周:100 岁的他,“卷”出了草业的“黄埔军校” / 田瑞颖 徐可莹

郭光灿:量子科研“化缘”18 年,“板凳”焐热后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/ 赵广立

李振声:挨过饿的他,只想让中国人家中装满粮 / 冯丽妃

郑守仪:她忘了这个世界却不会被世界忘记 / 倪思洁 廖洋

夏培肃:被刻在国产芯片上的“计算机女神” / 赵广立

蒋新松:一位战略科学家的四十年 / 胡珉琦

附录一 啃下多少硬骨头 才能成为“奋斗者” / 陈欢欢

附录二 地下700 米的孤勇者 / 倪思洁

附录三 九旬院士“一站到底”令谁脸红 / 李思辉

后记 / 刘峰松


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(第三期)报名(点击下方海报链接)

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(线上)以“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”为主题,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,开设为期10天的系列课程。本期研修班涵盖历史学、社会学、政治学、文学艺术、经济学多个学科,旨在展现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魅力。课程内容丰富多样,既有口述史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论辨析,又有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、非虚构写作、纪录片创作、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。无论您是口述史的初学者,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,都欢迎参加本期研修班,共同探寻口述史研究的无限可能。



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,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:





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,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《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(第三期)》结业证书,证书统一编号,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。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口述历史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